帶平推防火鎖防火門
重慶防火門,重慶防火門廠家,重慶木質防火門,重慶鋼質防火門,重慶防火卷簾門
隨著地上可開發空間的縮小,人們紛紛將目光轉移到地下。從人防工程、地下鐵道、大型倉庫至現代化裝修的地下商場、賓館、飯店,我國地下建筑日益增多,而且向大規模、多功能發展。由于地下建筑具有封閉性強、出入口少等自身特點,一旦發生火災將產生比地面建筑更嚴重的后果,因此地下建筑中的防排煙設施尤為重要,下面從幾個方面論述防排煙設計應注意的問題:
一、合理劃分防排煙分區
為了有效地進行防煙排煙,在地下建筑設計時,應合理劃分防排煙分區,一般應遵循以下劃分原則:
1、防排煙分區不得跨越防火分區。
2、每個防排煙分區所占據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500m^2。
3、一般按每個樓層劃分防煙分區。一個樓層可以包括一個以上的防煙分區。不允許跨越不同的層次分區。
4、對有特殊用途的場所,應單獨劃分防排煙分區。
根據以上原則可將建筑物劃分成許多防排煙區域,各區之間用隔墻、樓板以及防火門或防煙閥加以分隔。劃分方法有如下幾種:
A、按面積分。GBJ98—87《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》規定每個防煙分區的使用面積不應大于400m^2(頂棚高度達6米以上不受限制)。使用同一套排煙設備的防煙分區面積要盡量相同。
B、按用途分。以使用性質為原則設間隔墻。要注意貯存有大量可燃物和危險物的房間及經營房間、多數人集會的房間、使用火的房間、防災中心和其它防災重要的房間的防煙設計。
C、按方向分。一般在同一層沿水平方向按面積劃分防煙區,再沿垂直方向劃分排煙區。
D、按疏散計劃分。在火災時主要疏散路線和假設疏散走廊等的疏散區,為確保一定的排煙量,宜單獨設置排煙設備。
二、準確計算排煙量
設計中,通常是以火災煙氣的濃度作為控制指標。以火災煙氣中煙粒子的質量濃度為具體的控制指標,可用理論導出全面通風排煙微分方程。
假設送風為清潔空氣,煙粒子的濃度為零,排煙過程中忽略煙氣的繼續生成,可得到如下方程:
因火災煙氣中煙粒子的質量濃度和光學濃度可近似視為線性關系,故類同式有
排煙時間一般控制在6—15分鐘之間,地下建筑中火災煙氣的濃度很高,其光學濃度可高達(25—30)I/m;排煙終了的煙氣光學濃度通常要求達到0.1I/m以下。
根據計算出的排煙量來確定排煙風機的容量。多個煙氣控制區域共用一套排煙設備時,排煙風機容量應按最大的煙氣控制區域的面積計算。
三、選擇合適的防排煙方式
防排煙方式有自然排煙和機械排煙。自然排煙方式可借助垂直通風井、排煙豎井等垂直通道進行排煙。一般情況下,地下建筑不單獨采用自然排煙方式。在所有防排煙方式中,全面通風排煙方式是保證防排煙奏效的最佳方式,所以地下建筑宜采用全面通風排煙的方式。為取得較好的通風效果,排煙和進氣必須形成良好的對流。
單通道地下建筑的全面通風排煙,送風機出口的送風管應伸入到遠離地下建筑出入口的盡頭下部,排煙機的吸入口則應設置在地下建筑出入口內側上部。這樣布置,可形成良好的對流,新鮮空氣從里到外驅趕煙氣,有利于排煙。多通道地下排煙,一般從一個出入口送風,另一個出入口排煙。送風口應盡量遠離排煙口。其余出入口仍可作為自然排煙口。大型復雜的地下建筑,要考慮設專門的疏散通路,將疏散通路設為獨立的防排煙分區,采用正壓送風防煙方式,確保疏散通路安全無煙。排煙口設在工作區,送風口設在疏散通路內,工作區與疏散通路之間的門應是耐火極限不低于0.9小時的防火門。
有些情況,也可采用自然通風,負壓機械排煙的方法。排煙機運轉,將在地下建筑中形成負壓,開后遠離排煙口的出口,新鮮空氣就會從地面流入地下建筑中,從而達到通風排煙的效果,注意自然進風口應遠離機械排煙口。地下建筑采用全面通風排煙方式,大量補入新鮮空氣,可大大沖淡煙氣的濃度,降低火場溫度,有利于疏散和撲救活動的進行。
四、設計采用新型的防排煙設施
為確保地下建筑的防排煙效果,除考慮完善傳統的排煙設施,還可考慮使用新型設備。
傳統的排煙設備有排煙口、排煙風機、排煙風道。由于地下建筑火災產生的煙氣溫度較高,為使排煙系統安全運行,須采用耐高溫的排煙風機和風道。或在排煙風機入口前的煙道內設置自動噴水冷卻裝置,降低煙氣溫度。也可使用耐火溫度較低的排煙風機或普通風機。
新型防排煙設施有消煙劑和靜電消煙裝置等,這些措施和傳統的通風換氣配合使用,將使防排煙效果更加理想。消煙劑,是一種惰性霧狀消煙劑,可用于消除煙氣中的毒氣,使煙氣的毒害性大大降低;靜電消煙裝置,能使帶電的煙粒子經過靜電場時實現定向移動,并積聚到電極上后予以消除,可用于消除煙氣中的煙粒子,提高可見度,為人員疏散和撲救火災掃清障礙。
綜上所述,只要我們在大力開發利用地下建筑的同時,注重搞好地下建筑的防排煙設計,就會減少和避免不必要的災難,地下建筑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會發揮應有的更大的作用。